若字概述
〔若〕字拼音是ruò,rě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8画。
〔若〕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木。
〔若〕字仓颉码是TKR 五笔是ADKF 四角号码是44604 郑码是EGJ 中文电码是5387 区位码是4084。
〔若〕字的UNICODE是82E5。 十进制为33509,UTF-32:000082e5,UTF-8:E8 8B A5。
〔若〕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级汉字。
〔若〕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常用字。
〔若〕字的异体字是 叒
若的笔顺
若的意思
若
1ruòㄖㄨㄛˋ基本解释
①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②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③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④约计。~干( gān )。~许。
⑤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⑥顺从:“曾孙是~。”
⑦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⑧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⑨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⑩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⑪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详细解释
动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be obedient to。
若,顺也。 —— 《尔雅·释名》万民是若。 —— 《诗·鲁颂·阙宫》天子是若。 —— 《诗·大雅·烝民》有孚禺若。 —— 《易·观》钦若昊天。 —— 《书·尧典》不逢不若。 —— 《左传·宣公三年》
若时(顺应天时);若淑(温顺而善良)
3.如同;像like; as if。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 《墨子·尚贤中》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 —— 《庄子·逍遥游》关山度若飞。 —— 《乐府诗集·木兰诗》天涯若比邻。 ——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视若分敌;若明若昧(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若出一辙(若出一轨。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比喻言论、行动、遭遇等完全一样);若如(如;像);若卵投石(同“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若涉渊水(若涉渊冰。比喻处境艰险)
4.择菜trim vegetables。
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 —— 《说文》
5.引申为选择choose。
《晋语》秦穆公曰:“夫 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 —— 清·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6.同,相当be equal to。
彼与彼年相若也。 —— 韩愈《师说》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 《孟子》
7.及;到arrive。
病未若死。 —— 《国语》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match。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 《礼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战国策·齐策》
9.诺,应允,后作“诺”promise。
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 ——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步骑之所蹂若。 ——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10.对付,处置treat with; handle。
寇深矣,若之何? —— 《左传·僖公十五年》
代词
1.如此,这样such。
出若入若。 —— 《荀子·王霸》。注:“如此也。”织自若。 —— 《战国策·秦策》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孟子·梁惠王上》
若许(如许;这些);若言(此言,这样的话);若曰(这样说);若大若小(大大小小);若此(如此,这样);若是(如此,这样);若斯(如此);若然(如此);若尔(如此,如果这样)
2.你 [们] ;你 [们] 的you; your。
若,汝也。 —— 《小尔雅》惟若宁候。 —— 《考工记·梓人》若则有常。 —— 《仪礼·士昏礼记》若肯发兵助我乎? —— 《汉书·匈奴传上》若不恭命。 —— 《墨子·明鬼下》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 《国语·晋语四》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史记·陈涉世家》若辈得无苦贫乎。 ——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若曹(你们这些人);若属(你们);若辈(你们)
3.其;他的 he; his——用于他称。
今人处若国得罪。 —— 《墨子·天志下》
4.这个,这样——用于近指 this。如:若人(这个人);若士(这个人。同若人);若时(此时,现在);若辈(这些人,这等人)
5.用于疑问。相当于“怎么”、“哪里” where。如:若个(哪个);若之何(怎么办;也指怎么,为什么);若何(怎样,怎么样;亦指怎么办;怎么,为什么);若为(怎样;怎样的;怎堪;怎能)
6.这么;那么。用同“偌”like so。
老太太若大年纪。 —— 《红楼梦》
连词
1.假如;如果if。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反国,将为乱。 —— 《史记·赵世家》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 —— 《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天若有情天亦老。 —— 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若不是(如果不是);若曰(如果说);假若(假使);若其(假如,如果);若苟(若或。假如,如果);若非(如果不是;要不是);若果(如果);若使(假使,假如,如果);若是(如果,如果是)
2.至于 so。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3.或;或者or。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 《汉书·高帝纪》若有会同。 —— 《周礼·稍人》
若者(或者);若大若小(大大小小)
4.与,和and。
旅王若公。 —— 《书·召诰》
5.而but。
抑若扬兮。 —— 《诗·齐风·猗嗟》宠辱若惊。 —— 《老子》。顾注:“而已”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 《三国志·魏志》
名词
1.禾秆皮stem' s skin。
稣,杷取禾若也。 —— 《说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秆皮散乱,杷而梳取之。”
2.香草名。
杜若,香草。 —— 《说文》华采衣兮若英。 —— 《楚辞·云中君》顺微风,挥若芳。 —— 傅毅《舞赋》。注:“杜也。”衡兰芷若。 —— 《汉书·司马相如传》
若芳(杜若的香气);若英(杜若的花);若惠(香草名。杜若和蕙草)
3.灵木 fairy tree。如: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
4.秦、汉时县名 Ruo county。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5.古水名 Ruo River。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6.姓。如:若口引(复姓)
助词
1.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用史巫纷若,吉。 —— 《易·巽卦》有孚颗若。 —— 《易·观卦》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 《诗·小雅·裳裳者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诗·卫风·氓》
2.用于句首。
若昔朕其逝。 —— 《书·大诰》
3.另见 rě。
若
2rěㄖㄜˇ基本解释
◎〔般若〕见“般3”。
详细解释
1.见“般若”( bōrě ):智慧(佛经用语)
2.另见 ruò。
若
1ruòㄖㄨㄛˋ详细解释
名
1.一种香草。
《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2.姓。如汉代有若章。
动
1.顺从。
《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2.及、比得上。
《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奈。
《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连
1.如果、假如,表示假设。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2.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
《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3.或、或者,表示选择。
《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副
1.乃、才。
《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2.似、好像。
《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欣喜若狂、旁若无人。
代
1.你、你的。
《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如此、这样。
《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2rěㄖㄜˇ详细解释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若
1ruòㄖㄨㄛˋ详细解释
1.像。
寥若晨星、大智若愚、天涯若比邻。
2.用在动词前,表示所说的事大概是这样,相当于“好像”。
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有所失。
3.连词。连接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书〉代词。称谈话的对方,相当于“你”、“你的”。
若辈、吾翁即若翁。
5.姓。
若
2rěㄖㄜˇ详细解释
◎参见【般若】。
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51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3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991頁,第11字
古文: 𦱡 、 𦱶 、 𧁇
音《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𡘋音弱。
《說文》:若,擇菜也。
例又,《玉篇》:杜若,香草。
《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例又,順也。
《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
《詩・小雅》:曾孫是若。
例又,汝也。
《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例又,如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
例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例又,語辭。
《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例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例又,若若,垂貌。
《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𫆀。
例又,《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例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例又,若木。
《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
《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例又,水名。
《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例又,姓。
《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音又,《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例又,般若,梵語謂智慧也。
《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例又,《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柳宗元文:蘭若眞公。〔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音又,人賒切,音婼──蜀地名。
《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
《三略》:尊𤰞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
《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注解
〔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若〕字是多音字,拼音是ruò、rě,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右,五行属木。
〔若〕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是顺从。
〔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ruò] ⑴ 如果,假如⑵ 如,像⑶ 你,汝⑷ 约计⑸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⑹ 顺从:“曾孙是~。”⑺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⑻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⑼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⑽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⑾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㈡ [rě] ⑴ 〔般若〕见“般3”。
若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而灼切頁碼第28頁,第23字續丁孫
若
異體若
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
附注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案:卜辭諸若字象人舉手而跽足,乃象諾時巽順之狀,古諾與若為一字,故若字訓為順。古金文若字與此畧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如約反頁碼第101頁,第3行,第1字述
擇菜也。從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
鍇注臣鍇曰:「擇之順手也,故訓左右手也。《本草》杜若苗似䕬根,似旋覆也。此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71頁,第2字許惟賢第74頁,第13字
擇菜也。
段注《晉語》。秦穆公曰:夫晉國之亂。吾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爲朝夕之急。此謂使誰先擇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訓擇。擇菜引伸之義也。
从艸右。右手也。
段注此會意《毛傳》曰:若,順也。於雙聲叚借也。又假借爲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詞。五部。
一曰杜若,香艸。
段注此別一義。此六字依《韵會》。恐是鉉用鍇語增。今人又用鉉本改鍇本耳。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乃爾雙聲。
乃爾雙聲。順也=如。○引申馬食,再引申為人食。
白话解释
若,择捡菜蔬。字形采用“艸、右”会义,“右”表示与“手”有关。另一种说法认为,“若”是“杜若”,是一种香草。
字形解说
字始見殷商甲文,像人跪坐雙手整理頭髮形,故有順意、諾意,又有借為「如」的用法。金文字有增口。至戰國文字的字首頭髮形訛為屮為艸,雙手人跽形則改作又,從口的文飾仍保留。秦簡字形已與篆文相同。《說文》:「若,擇棻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段注:「此會意。《毛傳》曰:『若,順也。』於雙聲叚借也。又假借為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詞。」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
若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3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6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9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2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7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26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6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79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2頁,第1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8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1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832頁【補遺】第16254頁【後編】第1822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839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8頁【崇文】第3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16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69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50頁,第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525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88頁,第13字 |
若字的翻译
- if, supposing, assuming; similar
- als ob... , ob, sofern , scheinen, deuchen , wie
- si, comme, supposé que
若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𠂤历间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金文 商
商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信阳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汉 简 张家山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魏 石经 三体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