瀵的笔顺
瀵的意思
瀵
fènㄈㄣˋ基本解释
◎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
详细解释
动词
◎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gush。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 —— 《列子·汤问》
瀵泉(陕西把从地层深处喷出地表的水叫做瀵泉)
瀵
fènㄈㄣˋ详细解释
动
◎水自地下喷涌而出。
《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宋•邢昺•疏:“尾,犹底也。言源深大出于底下者名瀵。”唐•刘禹锡〈机汲记〉:“虽瀵涌于庭,莫尚其霈洽也。”
名
◎喷涌出的泉水。
《列子•汤问》:“山名壶领,状若甔甀,顶有口……有水涌出,名曰神瀵。”
瀵
详细解释
1.〈书〉水从地下喷涌出来。
虽瀵涌于庭,莫尚其霈洽也(唐‧刘禹锡〈机汲记〉)。
2.〈书〉从地下喷涌出来的泉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列子‧汤问》)。
瀵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7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61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10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方問切,音糞──水名。
《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例又,神瀵,出終北國。
《列子・殷湯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音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音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𡘋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
注解
〔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瀵〕字拼音是f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糞,五行属水。
〔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èn] ⑴ 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
瀵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方問切頁碼第373頁,第10字續丁孫
𤄪
異體𤀬、瀵
水浸也。从水𨤝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夫問反頁碼第913頁,第5行,第3字述
水濅也。從水糞聲。讀若粉。
鍇注臣鍇按:《爾雅》:「瀵,大出尾下。」注云:「尾猶底也。」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許,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爲瀵;馮翊郃陽縣又有一瀵;相去數里,夾河河渚又一瀵,皆潛通。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方問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239頁,第4字許惟賢第974頁,第7字
水漫也。
段注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韵》訂。《說文・水部》無漫。當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
从水。𥻔聲。讀若粉。
段注方問切。《廣韵》匹問切。十三部。
《爾雅》曰:瀵大出尾下。
段注《釋水》文。郭云:今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郃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相通。按《地理志》上谷郡潘縣。師古普半反。全氏祖望據《水經注・河水》過蒲阪下,引《帝王世紀》曰:舜都蒲阪。或言都平陽及瀵。正《前志》潘當作瀵。
瀵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39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45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1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89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5頁,第1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32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77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53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8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4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71頁,第1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945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095頁【補遺】第17685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122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80頁【崇文】第391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9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200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039頁,第5字 |
瀵字的翻译
- irrigation des champs
瀵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