斄
复制斄的意思
斄
1líㄌㄧˊ基本解释
①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
②牦牛:“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详细解释
名
◎硬而卷曲的毛。
《说文解字•牦部》:“斄,彊曲毛也,可以箸起衣。”
斄
2táiㄊㄞˊ基本解释
①古同“邰”,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
②古县名,秦置,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详细解释
1.〈书〉硬而卷曲的毛。
2.〈书〉牦牛。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斄
líㄌㄧˊ详细解释
◎古地名,周后稷的封地,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
斄
1líㄌㄧˊ斄
2tāiㄊㄞ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37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476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424頁,第16字
古文: 𠩬
音《集韻》:湯來切──同「邰」。
《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斄,周后稷所封。〔註〕同「邰」。
〇〔按〕《字彙》又音離,訓斄牛,非是。
《集韻》牛字从𥝢。
注解
〔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í、tá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𠩺、來。
〔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í] ⑴ 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⑵ 牦牛:“今夫~牛,其大若垂天之云。”㈡ [tái] ⑴ 古同“邰”,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南。⑵ 古县名,秦置,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
斄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洛哀切頁碼第39頁,第5字續丁孫
斄
彊曲毛,可以箸起衣。从犛省,來聲。
𠩬
古文斄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婁才反頁碼第121頁,第4行,第2字述
彊曲毛,可以著起衣。從犛省,來聲。
反切………頁碼第121頁,第5行,第1字述
古文斄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洛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11頁,第2字許惟賢第93頁,第3字
彊曲毛也。
段注也依《廣韵》補。
可㠯箸起衣。
段注箸同褚。裝衣也。《王莽傳》。以氂裝衣。師古曰:毛之彊曲者曰氂。以裝褚衣。令其張起也。按此氂皆斄之誤。劉屈氂亦當本作屈斄。屈斄謂彊曲毛也。
从犛省。來聲。
段注洛哀切。舊音力之切。一部。
古文斄省。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亦作邰。
古亦作邰。
斄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1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0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9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1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4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8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2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7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頁,第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9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0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06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773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8頁【崇文】第46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9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61頁,第3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75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21頁,第1字 |
斄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