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é ㄒㄧㄝˊ

扌部 共21画 左右结构 U+651C
汉语字典

扌部

21画

18画

左右结构

xie

xié

RMWK

QUOB

DLNL

52027

651C

[121252324111212534251] 横、竖钩、提、竖、竖折/竖弯、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撇、点、竖、横折、横

攜字概述

折叠展开

〔攜〕字拼音是xié 部首是扌, 总笔画是21画。

〔攜〕字是左右结构

〔攜〕字仓颉码是QUOB 五笔是RMWK 四角号码是52027 郑码是DLNL

〔攜〕字的UNICODE是651C。 十进制为25884,UTF-32:0000651c,UTF-8:E6 94 9C。

〔攜〕字的异体字是

攜的笔顺

折叠展开

攜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éㄒㄧㄝˊ

基本解释

帶。~手。~帶。扶老~幼。

離,叛離。~離。~貳。

详细解释

1.形聲。从手,巂( xī )聲。本義:提着。

2.同本義(把地上的物品舉提起來)carry in hand

攜,提也。 —— 《說文》如璋如圭,如取如攜。 —— 《詩·大雅·板》

攜壺;攜帶(提挈,照顧);攜酒牽羊;攜杖

3.拿着,持hold

閒攜杖,漫出門,官槐滿路葉紛紛。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攜盤;攜帚

4.牽挽;挽扶lead

相攜於道。 —— 《淮南子·覽冥》吾與汝並肩攜手。 —— 清· 林覺民《與妻書》

攜抱(牽挽扶抱);攜率(率領);攜將(扶持);相攜於道;攜幼扶老;攜扶;攜負(牽背)

5.帶,隨身一道bring along

攜其妻子。 —— 《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於是夫負婦戴,攜子入於海。 —— 《莊子·讓王》民扶老攜幼。 —— 《戰國策·齊策四》攜幼入室。 —— 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攜童幾數人。 ——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攜子同行;攜女歸寧;攜行;攜家眷同行;攜款潛逃;攜械投誠

6.通“”。離;背離;離散discord

招攜以禮,懷遠以德。 —— 《左傳·僖公七年》不如私許復曹,衛以以攜之。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其刑矯誣,百姓攜貳。 —— 《國語·周語上》須要宣佈皇靈,攜其黨羽,則王直勢孤,自不能容。 —— 《西湖二集》

攜爽(背離);攜弛(有二心而鬆懈);攜泮(離散);攜貳(有二心,叛離);攜背(背離,背叛);攜叛(背叛)

1ㄒㄧ

详细解释

1.带著。

《南史•卷六二•徐摛传》:“自晋以来,尚书官僚,皆携家属居省。”

携带、携伴参加。

2.拿、提。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封神演义•第五回》:“手携水火花篮,意欲往虎儿崖前采药。”

携物。

3.拉。

《淮南子•览冥》:“相携于道,奋首于路。”

携手、扶老携幼。

2xiéㄒㄧㄝˊ

详细解释

(一)之语音。

ㄒㄧ

详细解释

1.提著;带著。

携杖、扶老携幼、携家带眷、欢迎携伴参加。

2.拉著;牵著。

携手共创未来。

3.姓。

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04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463頁,第31

標點整理本: 第411頁,第27

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𡘋音畦。
說文》:提也。
六書故》:縣持也。
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
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
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

又,離也。
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

又,連也。
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

又,姓。見《姓苑》。

或省作㩦,俗作携、㩗、擕,非。

注解

〔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攜〕字拼音是x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巂

〔攜〕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手,巂( xī )聲。本义是提着。

〔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é] ⑴ 帶⑵ 離,叛離

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戶圭切頁碼402頁,第4

異體𢹂、㩗

攜提也。从手巂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勻迷反頁碼965頁,第5行,第2

攜提也。從手巂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戸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390頁,第1許惟賢1038頁,第7

攜提也。

段注古多叚爲𢥘字。

从手。巂聲。

段注戶圭切。十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攜貳當作𢥘

攜貳=𢥘貳。

攜貳當作𢥘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手、巂聲。隸書、楷書同。「攜」字的本義為拿、提,這是手部的動作,因此從「手」表義;從「巂」聲不兼義,依《說文》,「巂」是一種鳥,就是子規鳥,又稱杜鵑,此義和「攜」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3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1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761頁
4說文校箋第527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75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74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94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90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3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5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505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19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772頁【補遺】第17796頁
14通訓定聲第208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45頁【崇文】第4177頁
16說文句讀第1719頁
17章授筆記第493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39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111頁,第8字

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ead by hand, take with; carry
  2. halten, festhalten , mitbringen , mitnehmen , tragen, befördern
  3. emporter avec soi

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攜(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攜(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