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字概述
〔习〕字拼音是xí 部首是乙, 总笔画是3画。
〔习〕字是独体字 五行属水。
〔习〕字仓颉码是SIM 五笔是NUD 四角号码是17120 郑码是YT 中文电码是5045 区位码是4716。
〔习〕字的UNICODE是4E60。 十进制为20064,UTF-32:00004e60,UTF-8:E4 B9 A0。
〔习〕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级汉字。
〔习〕字属最常用字
〔习〕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常用字。
〔习〕字的异体字是 習
习的笔顺
习的意思
习習
xíㄒㄧˊ基本解释
①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②学。~文。~武。
③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④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⑤相因。世代相~。~~相因。
⑥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2.同本义fly frequently。
習,数飞也。 —— 《说文》鹰乃学习。 —— 《礼记·月令》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 晋· 左思《咏史》
3.反覆练习,钻研review; practise; exercise。
君子以朋友讲习。 —— 《易·象下传》是皆习民数者也。 —— 《国 语·周语》。注;“习,简习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误的事物相习既久,无法矫正,反以为是)
4.通晓,熟悉become familiar with; be used to。
不习于诵。 —— 《战国策·秦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 《战国策》皆通习之。 —— 唐· 韩愈《师说》益习其声。 —— 唐· 柳宗元《三戒》不习水战。 —— 《资治通鉴》习见习闻。 ——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习方俗
习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战的兵士);习士(熟悉法制的人);习事(熟谙事理);习知(熟知);习水(熟习水性)
5.学习learn。
始习于大豆。 —— 《吕氏春秋·造父》。注:“学也。”习其句读。 —— 唐· 韩愈《师说》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习学(学习);习文练武;讲习(讲授与学习);习业(攻习学业,钻研学问)
6.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get accustomed to; be used to。
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 —— 《管子》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 —— 《商君法·战法》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习水土。 —— 《资治通鉴》家人习奢。习于钟鼓。 —— 宋· 苏轼《教战守》
习熟(习惯熟悉);习闲(游手好闲者);习闻;习安(习惯于安定)
7.训练train。
不习,则民不可使也。 —— 《大戴礼记》
习教(犹训练);习勒(严格训练);习练(练习;训练);习用(演习);习兵(操演军事);习阵(演习战阵之事)
8.习染fall into a bad habit。
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 《论衡·本性》习其家风。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名词
1.习性;习惯habit; custom; usual practice。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 《荀子·大略》
固习;陋习;恶习;习性;积习
2.亲信trusted follower。
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 —— 《韩非子·孤愤》
习故(亲近故旧。又指熟悉故旧的人)
副词
◎经常,常常 often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柳宗元《三戒》 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习洽(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习闻;习用。
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羽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8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56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21頁,第18字
音《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𡘋音襲。
《說文》:數飛也。
《禮・月令》:鷹乃學習。
例又,《易・乾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
《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註〕學者以時誦習之。
例又,《易・坎卦》:習坎。〔註〕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
例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
例又,《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
例又,姓。
《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
〇〔按〕《說文》習自爲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从羽、从白。俗作𮊸,非。
注解
〔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羽部。
〔習〕字拼音是x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羽、白。
〔習〕字造字法是會意。从羽 。从羽,與鳥飛有關。本义是小鳥反覆地試飛。
〔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í] ⑴ 鳥類頻頻練飛。《説文•習部》:“習,數飛也。”《禮記•月令》:“鷹乃學習,腐草為螢。”⑵ 學習。《禮記•學記》:“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⑶ 複習;溫習。《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⑷ 累積;重疊。《易•坎》:“習坎,入于坎。”⑸ 熟悉;通曉。《國語•周語上》:“是皆習民數者也。”⑹ 習慣;習染。《商君書•慎法》:“見訾言無損,習相憎,不相害也。”⑺ 近習;親信。《韓非子•孤憤》:“凡當塗者之於人主也,希不信愛也,又且習故。”⑻ 教習;訓練。《吴子•治兵》:“習其馳逐,閑其進止,人馬相親,然後可使。”⑼ 作為。《易•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⑽ 調節。《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后民特從命也。”⑾ 副詞。常常、經常。《漢書•董仲舒傳》:“習聞其號,未燭厥理。”⑿ 姓。《廣韻•緝韻》:“習,姓。出襄陽。晋有習鑿齒。”⒀ 通“襲”。相因;重複。《書•大禹謨》:“龜筮協從,卜不習吉。”
习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似入切頁碼第109頁,第17字續丁孫
習
數飛也。从𦏲从𪞶。凡習之屬皆从習。
附注按:徐鍇繫傳作「从羽,白聲」。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此字(甲骨文)分明从羽,从日,蓋謂禽鳥於晴日學飛。許之誤在譌日為白,而云白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似入反頁碼第287頁,第2行,第1字述
數飛也。從羽白聲。凡習之屬,皆從習。
鍇注臣鍇曰:「《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似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549頁,第2字許惟賢第246頁,第2字
數飛也。
段注數所角切。《月令》。鷹乃學習。引伸之義爲習孰。
从羽。白聲。
段注按此合韵也。《又部》彗,古文作習。亦是从習聲合韵。似入切。七部。
凡習之屬皆从習。
白话解释
习,一次次起飞。字形采用“羽、白”会义。所有与習相关的字,都采用“習”作边旁。
字形解说
「習」字甲骨文從日、從,既不從羽,也不從白。為「彗」字初文,笤帚之「彗」,《說文》古文作「?」,異體作「篲」,聲符從習,也可替換從彗。甲骨文「習」字從日、彗聲,本義為暴乾,故從日。甲骨文多見「習卜」文例,用為「襲」、「重」等義,引申而有學習的意思。金文未見習字,戰國文字作,「(彗)」和「羽」已混同無別,「日」有時也寫成「自」,睡虎地秦簡「日」行訛作「目」,篆文承其訛變,構形作從羽、從白。漢碑、漢簡隸書和與漢印仍從「曰(日)」形,定縣漢簡作,構形與甲骨文「從日、(彗)聲」最為貼合。段注本《說文‧羽部》:「習,鳥數飛也。从羽、白聲。」根據訛變的構形,分析形義關係,從羽,表示飛行,「自」有時寫成「白」,表示音讀,會合鳥類反覆鼓動翅膀試飛。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推源古文字「習」字形變,構形當從日、(彗)聲。從日,表示暴晒;從彗,表示音讀,本義為暴乾。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习」。
習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15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92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3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45頁,第5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38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90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84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96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71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86頁,第1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42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073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947頁【補遺】第1658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417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84頁【崇文】第113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12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280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51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369頁,第6字 |
习字的翻译
- practice; flapping wings
- üben, vertraut sein , Xi (Eig, Fam)
- étudier, apprendre, pratiquer, habitude, s'exercer, s'habituer
习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秦家嘴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郭店
秦 简 睡虎地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魏 传抄 魏石经古文汇编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