䇫
字义 反馈

复制

ㄐㄧ

⺮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41EB
汉语字典

⺮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ji

TAHH

HSLL

MHVV

88712

41EB

[3143141225125]

䇫字概述

折叠展开

〔䇫〕字拼音是jī 部首是⺮, 总笔画是12画。

〔䇫〕字是上下结构

〔䇫〕字仓颉码是HSLL 五笔是TAHH 四角号码是88712 郑码是MHVV

〔䇫〕字的UNICODE是41EB。 十进制为16875,UTF-32:000041eb,UTF-8:E4 87 AB。

〔䇫〕字的异体字是

䇫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ㄐㄧ

基本解释

篦,篦䇫。《説文•竹部》:“䇫,取蟣比也。”

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7頁,第24

同文書局本: 第882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42頁,第8

廣韻》、《集韻𡘋居之切,音姬。
說文》:取蟣比也。比,與篦同。揚子《方言》:編䇫,亦曰比䇫。
篇海》:批具,可以取蟣蝨。

注解

〔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䇫〕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𦣞

〔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ī] ⑴ 篦,篦䇫。《説文•竹部》:“䇫,取蟣比也。”

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居之切頁碼142頁,第32

異體𥭱

䇫取蟣比也。从竹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居而反頁碼365頁,第3行,第1

䇫取蟣比也。從竹𦣞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居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63頁,第1許惟賢340頁,第4

䇫取蟣比也。

段注比篦古今字。比,密也。引伸爲櫛髮之比。《釋名》曰:梳言其齒疏也。數言比。比於梳其齒差數也。比言細相比也。《木部》曰:櫛者,梳比之緫名也。《史記》。遺單于比余一。《漢書》作比疎一。余,疎皆卽梳字。比梳一者,統言則比亦梳也。蟣者蝨子。云取蟣比者,比之至密者也。今江浙皆呼篦䇫。比當依俗音毗。《漢書》頻寐反。

从竹。𦣞聲。

段注居之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編䇫字。

今編髮之䇫。

今之篦䇫。

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82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37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292頁
4說文校箋第18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176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634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1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57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2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3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85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146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827頁【補遺】第16710頁
14通訓定聲第70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80頁【崇文】第1517頁
16說文句讀第565頁
17章授筆記第195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64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60頁,第6字

䇫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mboo-splints; laths, to plait, (same as 篦) a comb; especially a fine-toothed one)

䇫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䇫(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䇫(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