䂎
字义 反馈

复制

zuǎn ㄗㄨㄢˇ

矛部 共24画 左右结构 U+408E
汉语字典

矛部

24画

19画

左右结构

zuan

zuǎn

CBTM 86 、 CNHM 98

NHHUC

XSRL

14286

408E

[545233121353121352511134]

䂎字概述

折叠展开

〔䂎〕字拼音是zuǎn 部首是矛, 总笔画是24画。

〔䂎〕字是左右结构

〔䂎〕字仓颉码是NHHUC 五笔是CBTM 86 、 CNHM 98 四角号码是14286 郑码是XSRL

〔䂎〕字的UNICODE是408E。 十进制为16526,UTF-32:0000408e,UTF-8:E4 82 8E。

〔䂎〕字的异体字是

䂎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拼音zuàn。小矛, 如戟,锋两旁微起。

详细解释

拼音cuān。遥捉矛。

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矛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67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823頁,第31

標點整理本: 第782頁,第30

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正韻》:祖管切,𡘋音纂。
博雅》:䂎謂之鋋。
北史・王思政傳》:東魏來攻潁川,思政作火䂎、火箭,焚其攻具。
隋書・煬帝紀》:五年,民閒䂎刃之類,皆禁絕之。
元史・儀仗志》:䂎制如戟,鋒刃兩旁微起,下有鐏銳。

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𡘋纂去聲──義同。

又,《廣韻》:七亂切;《集韻》:取亂切,𡘋𥨥──小矟也。

又,《集韻》:七丸切,𥨥平聲──遙捉矛也。

集韻》同「鑹」,《玉篇》亦作𥎥,俗作䂎。
韻會》同「鐏」,非。

注解

〔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矛部

〔䂎〕字拼音是zu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矛、贊

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䂎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short spear; a lance with two points, a halberd, to pierce; to stab; to irritate, to catch a spear from away

䂎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䂎(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䂎(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