潏
复制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穴切頁碼第366頁,第31字續丁孫
潏
涌出也。一曰水中坻,人所爲,爲潏。一曰潏,水名,在京兆杜陵。从水矞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鵙穴反頁碼第898頁,第7行,第2字述
涌出也。從水矞聲。一曰:水中坻,人所爲爲潏。一曰:潏水,在京兆杜陵。
鍇注臣鍇按:《漢書》:「潏在鄠縣北,過上林入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191頁,第1字許惟賢第953頁,第5字
涌出也。
段注《上林賦》。潏潏淈淈。李善皆引《說文》證之。應劭,晉灼注《上林賦》云:潏,涌出聲也。《江賦》。潏湟淴泱。《南都賦》。𣳚滑瀎潏。潛㕎洞出。
一曰水中坻。人所爲爲潏。
段注《釋水》曰:小沚曰坻。人所爲爲潏。
一曰潏水名。在京兆杜陵。
段注京兆尹杜陵,二志同。故城在今陜西西安府咸寧縣東南。潘岳《關中記》曰:涇渭霸滻豐鎬澇潏。《上林賦》所謂八川分流也。師古《上林賦》注曰:《地理志》鄠縣有潏水。北過《上林》苑入渭。而今之鄠縣則無此水。許愼云:潏水在京兆杜陵。此卽今所謂沈水。從皇子陂北流。經昆明池入渭者也。葢爲字或从水旁穴。與沈字相似。俗人因名沈之乎。按《水經注・渭水》,又東北逕渭城南。有沈水自南注之。亦謂是水謂潏水也。故呂忱曰潏水出杜陵縣。亦曰高都水。王氏五侯壞決高都是也。是則當酈時已名沈水。小顔推求其故。殆因潏之聲誤爲泬。泬之字誤爲沈。由俗人不識泬字。遂名之沈水。沿譌積習。往往如此。小顔之說善矣。而戴先生挍《水經注》乃盡改沈水爲泬水。則又無以證古今之異名同實。且使小顔之前固作泬水。則小顔何不顯證之而作疑辭乎。《一統志》。今潏水在西安府長安縣南。源出南山。自咸寧縣界流入。又西北入渭水。按酈注沈水。沈葢沇字之誤。李善注《上林賦》曰:潏水出杜陵。今名沇水。自南山黄子陂西北流經至昆明池入渭。司馬貞注《上林》語全同。亦作今名沇水(單行《索隱》如此)。沇從允聲,余準切。潏矞聲,食聿切。二字相爲雙聲㬪韵。唐初呼沇水。字異而音實同耳。小顔與李善同時。其注《漢書》葢亦本作今所謂沇水。轉寫作沈字。由俗書沈字似沇也。惟小顔不知潏沇同聲。而指爲泬字之誤。是爲無稽之談。《集韵》。沇庾準切。水名。謂潏水也。若沇水東流爲泲。則讀以轉切矣。
从水。矞聲。
段注古穴切。十五部。
潏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25頁,第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23頁,第10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9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76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37頁,第1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95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704頁,第4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409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35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88頁,第2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60頁,第1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863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893頁【補遺】第1765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75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58頁【崇文】第38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52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9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018頁,第9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