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以脂切頁碼第343頁,第10字續丁孫
夷
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
附注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以為「蠻夷之夷字,與尸字為一字」,像人形;又「夷字與弟字為一字」,像韋束矢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矢,上有繩韋纏束,或因以求矢之平正。春秋以後或加『土』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寅支反頁碼第835頁,第4行,第1字述
平也。從大,從弓。東方之人也。
鍇注臣鍇曰:「《老子》曰:『大道甚夷。』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以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71頁,第1字許惟賢第862頁,第1字
東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段注各本作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淺人所改耳。今正。《韵會》正如是。《羊部》曰: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西南僰人,焦僥从人。葢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惟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則與夏不殊。夏者,中國之人也。从弓者,肅愼氏貢楛矢石砮之類也。以脂切。十五部。《出車》、《節南山》、《桑柔》、《召旻》傳皆曰:夷,平也。此與君子如夷,有夷之行,降福孔夷傳夷易也同意。夷卽易之叚借也。易亦訓平。故叚夷爲易也。《節南山》一詩中平易分釋者,各依其義所近也。風雨傳曰夷悅也者,平之意也。《皇矣》傳曰夷常也者,謂夷卽𢑴之叚借也。凡注家云夷傷也者,謂夷卽痍之假借也。《周禮》注夷之言尸也者,謂夷卽尸之叚借也。尸,陳也。其他訓釋皆可以類求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大从弓,滿州之人喜用弓也。
訓平乃𢓡之借。訓傷乃痍之借,訓尸乃夷與尸雙聲。
从大从弓,滿州人喜用弓也。
白话解释
夷,平。字形采用“大、弓”会义。夷又指位居中国东边的人。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字形都像箭置於弓上的樣子,從弓、矢聲。弓為射箭的武器,作為形符,表示義與弓箭有關;矢為箭,也是武器之一,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箭在弦上發射,力求平正,才能射遠中物。戰國文字則「矢」字斷筆變形,猶似「大」字。篆文則「矢」形訛為「大」,隸書、楷書皆據篆文而定。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夷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75頁,第1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856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5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39頁,第1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07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472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51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01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165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68頁,第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25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51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109頁【補遺】第1753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5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876頁【崇文】第35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415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764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421頁,第1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794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962頁,第1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