𡇅
复制
囗部 共7画 全包围结构 211C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囗部
武英殿刻本: 第50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9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1頁,第9字
古文: 囗 、 囶 、 圀 、 𢧌 、 䆐
音《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𡘋觥入聲。
《說文》:邦也。
《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
《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
《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例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例又,滅人之國曰勝國。
《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例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
《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例又,兩國相距曰敵國。
《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例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例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例又,姓。
《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注解
〔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囗部。
〔國〕字拼音是guó,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或。
〔國〕字造字法是會意。从“囗”( wéi ),表示疆域。从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义是邦國。
〔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ó] ⑴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⑵ 特指中國的⑶ 姓。
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