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12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50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19頁,第23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呼高切,好平聲。
《說文》:菣也。
《詩・小雅》:食野之蒿。〔傳〕蒿,菣也。
《禮・月令》〔註〕:蒿亦蓬蕭之屬。
《爾雅・釋草》:蘩之𨢄,秋爲蒿。〔註〕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通呼爲蒿。陸佃詩。〔疏〕蒿,草之高者。
例又,焄蒿,氣蒸出貌。
《禮・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
例又,耗也。〈楚語〉:使民蒿焉。
例又,《莊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憂世之患。〔註〕蒿易棲塵,喩君子眯眼塵中也。
例又,地名。
《榖梁傳・桓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
例又,姓。
《通志・氏族略》蒿氏。〔註〕見《姓苑》。
音又,《韻會》:呼侯切,讀齁。
《易林》:堅冰黃鳥,常哀悲愁;不見白粒,但見藜蒿。
例又,《篇海》與藁同。
〇〔按〕蒿名類甚多,《正字通》載簍蒿、薌蒿等,今皆刪去。詳蔞薌等本字註。
注解
〔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蒿〕字拼音是h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高,五行属木。
〔蒿〕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高声。本义是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āo] ⑴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⑵ 气蒸出的样子。⑶ 消耗。
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