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84頁,第9字
同文書局本: 第209頁,第3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8頁,第1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於月切,音黦。
《說文》:气啎也。
《玉篇》:逆氣也。
《禮・內則》:不敢噦、噫、嚔、咳。
《正字通》:方書: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有物有聲曰嘔。
《集韻》或作𣤠。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乙劣切,音──義同。
音又,《廣韻》:呼會切;《集韻》、《韻會》:呼外切,𡘋音翽。
《玉篇》:鳥鳴也。
《詩・小雅》:鸞聲噦噦。〔傳〕噦噦,徐行有節也。〔釋文〕呼會反。
《集韻》本作銊,同「鐬」。
例又,《詩・小雅》:噦噦其冥。〔箋〕噦噦猶煟煟也,寬明之貌。
音又,《集韻》、《韻會》𡘋呼惠切,音嘒。
《詩・小雅》:鸞聲噦噦。徐邈讀。
音又,《集韻》、《韻會》𡘋許穢切,音喙──與顪同,頤下毛。一曰頰也。
注解
〔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噦〕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uě、h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歲。
〔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uě] ⑴ 呃逆。《説文•口部》:“噦,气啎也。”⑵ 干呕,呕吐。《正字通•口部》:“方書: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有物有聲曰嘔。”㈡ [huì] ⑴ 〔噦噦〕➊象声词。指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集韻•霽韻》:“噦,聲徐有節也。” 亦指鸟叫声。《玉篇•口部》:“噦,鳥鳴也。” ➋宽明貌。《詩•小雅•斯干》:“噲噲其正,噦噦其㝠。”⑵ 同“顪”。《集韻•廢韻》:“顪,或从口。”
噦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噦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