𢯲
复制
手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22BF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57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443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390頁,第3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貫切,音惋。
《說文》:手𢯲也。揚雄曰:𢯲握也。
《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𢯲。〔註〕𢯲,手後節中也。
例一作𢮗,或作腕;又作捥𢪸𢮘,𡘋同。省作𢫪,非。
《正韻》:混與掔合,亦誤。
注解
〔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𢯲〕字拼音是w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𥄗、手。
〔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àn] ⑴ 手掌手臂交接处。后作“腕”。《説文•手部》:“𢯲,手𢯲也。”段玉裁注:“𢯲者,手上臂下也。”《墨子•大取》:“斷指以存𢯲,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畢沅校:“𢯲,此捥字正文。”《顔氏家訓•誡兵》:“但微行險服,逞弄拳𢯲。”王利器集解:“𢯲,各本作腕,今從宋本。”⑵ 脚圈。《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脣,貛貛之炙,雋觾之翠,述蕩之𢯲,旄象之約。”高誘注:“𢯲者,踏也。形則未聞。”陈奇猷校注:“𢯲,今謂之脚圈。”⑶ 握持。《説文•手部》:“𢯲,揚雄曰:‘拏,握也。’”段玉裁注:“此蓋揚雄《倉頡訓纂》一篇中語。握者,搤持也。”
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