𣪌
复制
殳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23A8C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99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8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535頁,第2字
音《唐韻》、《廣韻》:度侯切;《集韻》、《類篇》、《韻會》:徒侯切,𡘋音頭。
《說文》:繇擊也。
音又,《玉篇》、《廣韻》、《正韻》:徒透切;《集韻》:大透切,𡘋音豆──義同。
音又,《集韻》:都外切──與祋同,殳也。古作𣪌。
〇〔按〕《說文》訓繇擊,从殳,豆聲,古文祋如此;《玉篇》訓遙擊,古爲投字。繇卽遙也,以義求之,既云繇擊,則與祋義相背,未可合而爲一,當以《玉篇》爲正。
《集韻》欲兩存之,故增都外切,與祋同似附會,存疑可耳。
注解
〔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殳部。
〔𣪌〕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óu、d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豆、殳。
〔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óu] ⑴ 同“投”。投掷。《説文•殳部》:“𣪌,繇撃也。古文祋如此。”《玉篇•殳部》:“𣪌,古為投。”㈡ [duì] ⑴ 同“祋”。《集韻•夳韻》:“祋,《説文》:‘殳也。或説城郭市里髙縣羊皮,有不當入而欲入者,暫下以驚牛馬曰祋,故从示殳,《詩》曰:何戈與祋。’一曰祋祤縣名,在馮翊。古作𣪌。”
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