耏
复制
而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800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而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9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61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927頁,第16字
音《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𡘋音奈。
《說文》:罪不至髠也。〔註〕徐鍇曰:但鬀其頰毛而已。
《前漢・功臣侯表》耏爲鬼薪,亦作耐。詳耐字註。
例又,《廣韻》:𩓣也。
音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𡘋音而。
《玉篇》:頰鬚也。
《釋名》:耏,耳耏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耏耏然也。
《後漢・章帝紀》:冒耏之類,〔註〕言鬚鬢多,蒙冒其面。
例又,姓。
《左傳・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例又,《玉篇》:髵,亦作耏,獸多毛。
注解
〔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而部。
〔耏〕字是多音字,拼音是ér、n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而、彡,五行属金。
〔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ér] ⑴ 同“而”,胡须:“以麝揉苏,泽~颜鼻耳。”⑵ 兽多毛。⑶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⑷ 姓。㈡ [nài] ⑴ nài ㄋㄞˋ 古代剃去颊须、以示惩处的一种轻刑:“刑有髡、钳、刖、劓,小罪~。”
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