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jiàn ㄐㄧㄢˋ jiān ㄐㄧㄢ

氵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F38
汉语字典

氵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jian

jiàn jiān

ILRH

EJJL

VFPD

32121

6F38

[44112511123312] 点、点、提、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撇、横、竖

漸字概述

折叠展开

〔漸〕字拼音是jiàn,jiān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4画。

〔漸〕字是左右结构

〔漸〕字仓颉码是EJJL 五笔是ILRH 四角号码是32121 郑码是VFPD

〔漸〕字的UNICODE是6F38。 十进制为28472,UTF-32:00006f38,UTF-8:E6 BC B8。

〔漸〕字的异体字是

漸的笔顺

折叠展开

漸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ānㄐㄧㄢ

基本解释

均见“”。

详细解释

慢慢的、逐步的。

渐入佳境、循序渐进。

事情逐步发展的过程。

《管子•明法》:“奸臣之败其主也,积渐积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水浒传•第一一○回》:“却说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

1jiànㄐㄧㄢˋ

详细解释

1.流入。

《书经•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2.浸湿、湿润。

《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墨子•尚贤下》:“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

3.埋没、淹没。

《楚辞•宋玉•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淮南子•人间》:“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4.影响、慢慢感染。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俗之渐民久矣。”唐•白居易〈策林一•十三号令〉:“被于万姓,渐于四夷。”

2jiānㄐㄧㄢ

详细解释

1.〈书〉流入。

东渐于海。

2.〈书〉浸。

渐染、渐渍。

1jiànㄐㄧㄢˋ

详细解释

1.逐渐地;慢慢地。

气色渐佳、循序渐进。

2.《易经》六十四卦之一。参见【六十四卦】。

3.姓。

2jiànㄐㄧㄢˋ

漸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4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47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595頁,第13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𡘋𥕌上聲──水名。
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又,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
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又,通作蔪。
書・禹貢》:草木漸包。〔傳〕如字,本又作蔪。
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
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又,側銜切,音𪗂──流貌。
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又,《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𡘋音尖──流入也。
書・禹貢》:東漸于海。

又,漬也、濕也。
詩・衞風》:漸車帷裳。

又,浸也、染也。
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又,臺名。
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又,《集韻》:子艷切,音𡄑──漸洳,溼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
書・洪範》:沉潛剛克。
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注解

〔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àn、ji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斬

〔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n] ⑴ 均见“渐”。

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漸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慈冉切頁碼362頁,第1

漸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从水斬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就冉反頁碼887頁,第3行,第1

漸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從水斬聲。

鍇注臣鍇按《山海經》、《漢書》:黟縣漸江,今浙江是也。又《漢書》云:「武陵索縣有漸水,東入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慈冄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122頁,第1許惟賢926頁,第2

漸漸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段注丹陽郡黟,二志同。今安徽徽州府黟縣是其地。云漸水出黟南之蠻夷中,則今錢塘江之北源南源皆見矣。《前志》黟下曰: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水經》曰: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餘杭。東入於海。按班,許,《水經》皆曰漸江水。酈氏注則曰浙江。葢《水經》以後無稱漸江者。其前則《山海經》、《吳越春秋》、《史記》皆曰浙江。《山海經》有出於漢人者。漢人之書《地理志・說文》爲謹嚴。據許立文。曰江至會稽山陰爲浙江,謂崏江也。曰漸江水出丹陽黟南蠻中,謂今錢唐江也。分別畫然。葢浙江者,崏江之委。漸江者,錢唐江源流之緫稱。二水古於山陰相合。故可統名之曰浙江。後世水道絕不相通。而錢唐江猶冒浙江之名。失其本號耳。《水道提綱》曰:浙水有南北二源。北曰徽港。卽新安江。出歙縣,黟縣,績溪,休寧諸山。南源有二。一曰衢港。卽信安江。出開化,江山二縣山。一曰婺港。卽東陽江。出東陽縣山。南北二港在嚴州府治建德縣合流。而北經桐廬縣,富陽縣。至蕭山縣西南。合浦陽江。經杭州府城東南。至龕赭二山之閒入海。班,許云黟南蠻中,今之北源南源皆包舉矣。

从水。斬聲。

段注慈冄切。八部。按《走部》有𧽯字,訓進也。今則皆用漸字而𧽯廢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錢唐江。漸進當作𧽯

今浙江。

即今錢唐江也。𧽯進。

漸水,今錢唐江。漸進字當作𧽯

白话解释

渐,河川。源出丹阳黟南蛮中,向东流入东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斩”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之字形皆係從水、斬聲,惟形符與聲符的位置不同,此乃古文字之通例,並不影響字義。從水,表示與水相關;斬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漸。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渐」。

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5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908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688頁
4說文校箋第467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31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56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65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303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29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84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451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74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696頁【補遺】第17618頁
14通訓定聲第56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36頁【崇文】第3741頁
16說文句讀第1511頁
17章授筆記第446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6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1006頁,第10字

漸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gradually
  2. durchfeuchten, inspirieren , allmählich
  3. progressivement, petit à petit, imbiber, se jeter dans (rivière)​

漸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漸(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漸(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