䪙
字义 反馈

复制

ㄈㄨˊ ㄆㄛˋ

韋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4A99
汉语字典

韋部

19画

10画

左右结构

fu po

NHKF 86 、 NKGF 98

DQIBI

XJFD

43542

4A99

[5212511521251124124]

䪙字概述

折叠展开

〔䪙〕字拼音是fú,pò 部首是韋, 总笔画是19画。

〔䪙〕字是左右结构

〔䪙〕字仓颉码是DQIBI 五笔是NHKF 86 、 NKGF 98 四角号码是43542 郑码是XJFD

〔䪙〕字的UNICODE是4A99。 十进制为19097,UTF-32:00004a99,UTF-8:E4 AA 99。

〔䪙〕字的异体字是

䪙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ㄆㄛˋ

基本解释

裹皮的車軛。《説文•韋部》:“䪙,軶裹也。”段玉裁注:“軶,轅前也,以皮裹之。”《廣韻•鐸韻》:“䪙,車覆軶。”《集韻•昔韻》:“䪙,韋褁車軛。”方成珪考正:“案:褁當从《類篇》作裹。”

2ㄈㄨˊ

基本解释

也同“𩌏”。車上囊。《集韻•藥韻》:“𩌏,車上囊。或从韋。”

3ㄈㄨˋ

基本解释

裹皮的車軛。《集韻•宥韻》:“䪙,皮衣車軛也。”

同“”。内褲。《玉篇•韋部》:“䪙,尻衣。”《篇海類編•人事類•韋部》:“䪙,讀如附。同䪔。”

䪙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韋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35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394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1387頁,第34

唐韻》、《集韻𡘋匹各切,音粕。
說文》:軶裹也。从韋,尃聲。

又,《集韻》:平碧切,音欂──韋裹車軛。

又,方縛切,音𪙍──本作𩌏。詳革部𩌏字註。

又,扶富切,音復。
玉篇》:尻衣也。
集韻》本作䪖。

注解

〔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韋部

〔䪙〕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ú、p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韋、尃

〔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ò] ⑴ 裹皮的車軛。《説文•韋部》:“䪙,軶裹也。”段玉裁注:“軶,轅前也,以皮裹之。”《廣韻•鐸韻》:“䪙,車覆軶。”《集韻•昔韻》:“䪙,韋褁車軛。”方成珪考正:“案:褁當从《類篇》作裹。” [fú] ⑴ 也同“𩌏”。車上囊。《集韻•藥韻》:“𩌏,車上囊。或从韋。” [fù] ⑴ 裹皮的車軛。《集韻•宥韻》:“䪙,皮衣車軛也。”⑵ 同“䪔”。内褲。《玉篇•韋部》:“䪙,尻衣。”《篇海類編•人事類•韋部》:“䪙,讀如附。同䪔。”

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䪙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匹各切頁碼175頁,第16

䪙軶裹也。从韋尃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普惡反頁碼435頁,第4行,第3

䪙軶裹也。從韋尃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匹各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41頁,第3許惟賢415頁,第7

䪙軶裹也。

段注軶,轅前也。以皮裹之。

从韋。尃聲。

段注匹各切。五部。按《玉篇》云:䪙扶豆、扶武二切。尻衣也。次於𩏇下韏上。與《說文》同。攷許書韤,足衣也。絝,脛衣也。則當別有尻衣。卽史,《漢・萬石君傳》所謂中裙也。而《廣韵》九麌曰:䪔,尻衣。《集韵》九麌曰:䪔,𢃓也。𢃓卽許之幒字。疑《說文》本有䪔,尻衣也,从韋,甫聲之文。因與䪙相似而佚之。如𠕪鼏,袀袗皆佚其一之比。

䪙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8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447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51頁
4說文校箋第22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218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76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33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9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18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37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220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176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664頁【補遺】第16835頁
14通訓定聲第161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58頁【崇文】第1829頁
16說文句讀第690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0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552頁,第11字

䪙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eather wrapped collar for a draft animal of a carriage, bags used on a carriage; (same as U+4A94 䪔) undergarments

䪙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䪙(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䪙(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䪙(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