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èishǐ

拼音
nèi shǐ fǔ
注音
ㄋㄟˋ ㄕˇ ㄈㄨˇ
繁体
內史府

内史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内史府nèi shǐ fǔ

  1. 南唐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引证解释

  1. 南唐 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开宝 ﹞五年 煜 下令贬损制度下书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

网络解释

内史府

内史 : 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 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3.官名。西汉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 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 6.复姓。周内史叔兴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内史府的字义分解

  • 拼音 nèi,nà 部首总笔画 4

    内 [ nèi ] 1. 里面,与“外”相对。 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 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 内君子而外小人。 内 [ nà ] 1. 同“纳”,收入;接受。 [更多解释]

  • 拼音 shǐ 部首总笔画 5

    史 [ shǐ ]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 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太史。内史。 3. 古代官职。 刺史。御史。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 广 总笔画 8

    府 [ fǔ ]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府库。天府。 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 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4. 国家行政机关。 政府。官府。 5. 古同“腑”,脏腑。 [更多解释]

内史府的分字组词

内史府的相关词语

【内史府】的常见问题

  1. 内史府的拼音是什么?内史府怎么读?

    答:内史府的拼音是:nèi shǐ fǔ
    点击 图标播放内史府的发音。

  2. 内史府是什么意思?

    答:内史府的意思是: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