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
- 拼音
- sān shēng shí
- 注音
- ㄙㄢ ㄕㄥ ㄕˊ
三生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生石
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引证解释
引传说 唐•李源 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 三峡,见妇人引汲, 观 曰:“其中孕妇姓 王 者,是某託身之所。”
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 观 果殁,而孕妇产。及期, 源 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 因知牧童即 圆观 之后身。见 唐•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 杭州 天竺寺 后山的三生石即 李源 和 圆观 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 南岳 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元•萧列 《八声甘州》词:“三生石,情缘千里风月柴门。”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或以此一念三生石上,再种后缘,亦未可知耳!”程善之 《胡淑娟女士挽歌》:“支机夜冷三生石天孙闇倚银河泣。”
国语辞典
三生石
相传唐代李源与僧圆观友好圆观临死时与李约定十二年后在杭州天竺寺相见。李源依期赴约,在天竺寺前遇一牧童唱〈竹枝词〉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乃知牧童即圆观。见唐·袁郊《甘泽谣·卷五·圆观》。后比喻因缘前定。
网络解释
三生石 (泥质石灰岩)
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寺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 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三生石的字义分解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生
拼音 shēng 部首 生 总笔画 5生 [ shēng ]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 如 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 如 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 如 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 如 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 如 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 如 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 如 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 如 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 如 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 如 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 如 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 如 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铁。 14. 硬。 如 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 如 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 如 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 如 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 如 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 如 好生休养。 20. 姓。 [更多解释]
石
拼音 shí,dàn 部首 石 总笔画 5石 [ shí ]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 如 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 如 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 如 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石 [ dàn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更多解释]
三生石的分字组词
三生石的相关词语
【三生石】的常见问题
-
三生石的拼音是什么?三生石怎么读?
答:三生石的拼音是:sān shēng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三生石的发音。 -
三生石是什么意思?
答:三生石的意思是:相传唐代李源与僧圆观友好,圆观临死时与李约定,十二年后在杭州天竺寺相见。李源依期赴约,在天竺寺前遇一牧童唱〈竹枝词〉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乃知牧童即圆观。见唐·袁郊《甘泽谣·卷五·圆观》。后比喻因缘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