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年代、字数、热度、感情色彩、近义词、反义词、类型、拼音、组词、分类,搜索帮助。
拼音: cū shì zhī wú 怎么读
注音: ㄘㄨ ㄕˋ ㄓ ㄨˊ
繁体: 粗識之無
近义词: 不识之无
粗:略微。参见[略识之无]。 复制
略为识字。与“不识之无”同源。见“不识之无”条。
此处所列为“不识之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到自己六、七个月大时,即能辨别“之”、“无”二字。后世便以“之”、“无”比喻极浅显易懂的字,如:“略识之无”、“粗识之无”、“稍识之无”、“仅识之无”等,都指识字不多,学问不高之意,而“不识之无”则用来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
①. 疏忽,不周密。 如: 粗心。粗疏。粗略。粗率(shuài )。
②. 不精致,工料毛糙。 如: 粗糙。粗劣。粗料。粗纸。粗粮。粗制滥造。去粗取精。
③.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 如: 粗大。粗壮。粗重。粗实。粗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粗枝大叶。
④. 颗粒大的。 如: 粗沙子。
⑤. 声音低而大。 如: 粗哑。粗声粗气。
⑥. 鲁莽。 如: 粗鲁。粗暴。粗野。粗犷。粗俗。粗笨。粗人。粗手粗脚。
⑦. 略微。 如: 粗略。粗具规模。
①. 知道,认得,能辨别。 如: 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②. 所知道的道理。 如: 知识。常识。
③. 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 见识。远见卓识。
①. 记住。 如: 博闻强识。
②. 标志,记号。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