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的意思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
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正音:“绕”,读作“rào”,不能读作“rǎo”。
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悦耳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余音绕梁的详细解释
【释义】
余留的歌声环绕屋梁,回旋不去。语本《列子・汤问》。后用“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妙感人,余味不绝;或用来形容话语之意味深长。△“响遏行云”
【典源】
《列子・汤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1]东[2][3],[4]粮,过[5],[6],既去而余音绕[7],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注解
[1]韩娥:指战国时韩国善于歌唱的女子。
[2]之:前往。
[3]齐:指战国齐国。地约当今山东省一带。
[4]匮:音kuì,缺乏、竭尽。
[5]雍门:齐国的城门,地约当今山东省临淄县。
[6]鬻歌假食:卖唱以赚取食粮。鬻,音yù,卖。
[7]梁𪲔:屋梁。即架在柱上,用来支撑屋顶的横木。𪲔,音lì。
【典故】
《列子》书中记载著一则故事:相传从前韩国有个女子韩娥,拥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齐国,抵达齐国城门雍门时,因为旅费用尽,于是卖唱以赚取食物。她的歌声极为优美动人,即使在她离去以后,人们都觉得歌声依然缭绕在城门的梁柱之间,持续了三日都没断绝,就好像韩娥还未离去。《列子》文中是以“余音绕梁𪲔,三日不绝”来形容韩娥歌声的延绵不绝,后来“余音绕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妙感人,余味不绝,如清代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是用“余音绕梁”形容王小玉回环转折,直入云霄的高妙唱工,后世在使用此一成语时,即以这个语义为主。但有时亦见用来形容话语的意味深长,如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评论欧阳修的古诗:“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谈,亦其得也。所惜意随言尽,无复余音绕梁之意。”则是说欧阳修的叙事诗虽洋洋洒洒、滔滔不竭,但可惜意味不够深远,所以“意随言尽”,没有余韵。
【书证】
- 01.清・贺裳《载酒园诗话・欧阳修》:“(欧公古诗)至若叙事处,滔滔汩汩,累百千言,不衍不支,宛如面谈,亦其得也。所惜意随言尽,无复余音绕梁之意。”
- 02.清・阮元《揅经室集・一集・卷五・标梁考》:“《列子》曰:『韩娥鬻歌,余音绕梁。』惟其梁有空虚相架之处,故可云绕。”
- 03.《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用法】
语义形容歌声或音乐美妙感人,余味不绝。
类别用在“歌声优美”的表述上。
例句
①她那余音绕梁的歌声,真是令人难忘。
②她的歌声优美,余音绕梁,让人回味不已。
③听完他的演奏,只觉余音绕梁,久久不绝于耳。
④他那高亢浑厚的嗓音,令人听了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啊!
⑤音乐会早已结束,但那优美的丝竹之音,至今依然余音绕梁。
⑥只要回想起那天的晚会,脑海中就会出现她那余音绕梁的美妙歌声。
⑦这场音乐会聚集了多位声乐家,让观众不但大饱耳福,而且深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余音绕梁的翻译
- A singers voice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leaves one a deep impression.
- звучáть в пáмят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