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óu

与虎谋皮

拼音 yǔ hǔ móu pí 怎么读

注音 ㄩˇ ㄏㄨˇ ㄇㄡˊ ㄆㄧˊ

繁体 與虎謀皮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枉费心机 水中捞月 海中捞月

反义词 行之有效 立竿见影

与虎谋皮的意思

折叠展开

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

出处《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要日本帝国主义放弃侵华野心,无异于与虎谋皮

正音”,读作“móu”,不能读作“mú”。

谜语 最危险的差使 (谜底:与虎谋皮)

故事 传说周朝有人特别喜欢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狐狸就传警报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结果他没有制成一件皮袍,没有办成羊肉祭祀宴会。

与虎谋皮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比喻所谋者与对方有利害冲突,事情必办不成。※语或本《符子》。

【典源】

※《符子》(据《太平御览・卷二○八・职官部・司徒下》引)

鲁侯欲以孔子为司徒,将召三桓而议之,乃谓左丘明曰:“寡人欲以孔丘为司徒而授以鲁政焉。寡人将欲询诸三子。”左丘明曰:“孔丘,圣人与!夫圣人在政,过者离位焉,君虽欲谋其罪,弗合乎!”鲁侯曰:“吾子奚以知之?”丘明曰:“周人有爱[1]而好[2],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3]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4]逃于[5]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6]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今君欲以孔丘为司徒,召三桓而议之,亦以狐谋裘,与羊谋羞哉。”于是鲁侯遂不与三桓谋而召孔丘为司徒。

注解

[1]裘:用毛皮做成的衣服。

[2]珍羞:珍奇美味的食物。

[3]少牢:古代祭礼的牺牲,只用羊、豕二牲即称为“少牢”。少,音shào

[4]相率:互相带引,一个接一个。

[5]重丘:一层层重叠的山丘。重,音chóng

[6]制:通“”。制造。

【典故】

“与虎谋皮”的意思是向老虎商量要取牠的皮,皮是老虎的生命必需品,当然牠是不肯了。所以“与虎谋皮”用来比喻所谋者与对方有利害冲突,事情必办不成。考其典源可能出自《符子》里一则“与狐谋皮”的寓言。据载,鲁定公时,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绩效卓然。一年以后,定公又想授予孔子司徒一职。他告诉太史左丘明说:“我想请孔丘任司徒,不过得先问问三桓的意见。”“三桓”是指鲁桓公的三个孙子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他们掌握著当时鲁国的实际政权,但政治主张与孔子是处于对立的状态,左丘明知道他们绝对不会同意让孔子任司徒一职,于是用一则寓言作比喻,以劝阻定公。他说:“周朝有个人很喜欢皮制的裘衣,也喜欢吃珍奇美味的食物。有一次,他想制作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还想举办一场备有很多羊肉的盛宴,于是分别去和狐狸和羊商量,希望牠们能提供毛皮和羊肉。他话都还没说完,所有的狐狸就互相引领逃往深山,所有的羊也彼此呼叫著躲藏进茂密的树林。结果,这个人花了十年都做不成一件皮衣,花了五年也办不了一场盛宴。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找错了商量的对象。”鲁定公听了这个故事,立即明白如果他去和政治立场与孔子冲突的三桓商量,所得到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直接任命孔子为司徒。而“与狐谋皮”的寓言故事,可能就是后来“与虎谋皮”的出处,只是把“”改成“”。除了原有的寓义外,更因老虎是种猛兽,就更强调了寓言中“找错对象”的意思。

【用法】

语义比喻所谋者与对方有利害冲突,事情必办不成。

类别用在“毫无成效”的表述上。

例句

你要去和那些横行霸道的恶徒讲道理,不啻是与虎谋皮

他向来视钱如命,要他捐钱救济穷人,无异是与虎谋皮

那种人非常不讲理,要他接受这些条件,有点像在与虎谋皮

在极权国家里,人民向政府要求自由、平等,犹如与虎谋皮

想和既得利益者谈条件要求让步,无疑是与虎谋皮,不可能成功的。

与虎谋皮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sk a tiger for its skin
  2. просить у тигра его шкуру

与虎谋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ǔ,yù,yú), 一部,共3画

㈠ 与 [ yǔ ]

①. 给。 如: 赠与。与人方便。

②. 交往,友好。 如: 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③. 赞助,赞许。 如: 与人为善。

④. 〈书〉等待。 如: 时不我与。

⑤. 〈连〉和。 如: 我与你。山与水。

⑥. 〈介〉跟;向。 如: 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㈡ 与 [ yù ]

①. 参加。 如: 参与。与会。

㈢ 与 [ yú ]

①. 同“欤”。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 如: 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 如: 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读音(móu), 讠部,共11画

①. 计划,计策,主意。 如: 计谋。出谋划策。

②. 设法寻求。 如: 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

③. 商议。 如: 谋议。谋划。不谋而合。

④. 姓。

读音(pí), 皮部,共5画

①.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如: 皮毛。

②.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如: 裘皮。

③.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如: 封皮。书皮。

④. 表面。 如: 地皮。

⑤. 薄片状的东西。 如: 豆腐皮。

⑥. 韧性大,不松脆。 如: 花生放皮了。

⑦. 不老实,淘气。 如: 顽皮。

⑧. 指橡胶。 如: 胶皮。皮球。

⑨. 姓。

与虎谋皮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