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shēnchéngrén

杀身成仁

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rén 怎么读

注音 ㄕㄚ ㄕㄣ ㄔㄥˊ ㄖㄣˊ

繁体 殺身成仁

感情 褒义

近义词 成仁取义 舍生取义 舍身求法 视死如归

反义词 降志辱身 苟且偷生 贪生怕死

杀身成仁的意思

折叠展开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
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正音”,读作“rén”,不能读作“yín”。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杀身成仁”和“视死如归”;都含有“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意思。但“杀身成仁”含有“成全仁德”的主义;“视死如归”没有。

歇后语 桃子破肚 —— 杀身成仁

谜语 桃子破肚 (谜底:杀身成仁)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问仁德忠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怎么办?孔子说:“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回答必须从上面作起,带动百姓效仿。

杀身成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语出《论语・卫灵公》。后用“杀身成仁”指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舍生取义

【典源】

《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1],有杀身以[2]。”

注解

[1]害仁:伤害仁德。

[2]成仁:成全仁德。

【典故】

“杀身成仁”是指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性命。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所说的一段话。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违背仁德的事,反而会为了护卫仁德的标准而牺牲性命。为什么孔子会如此强调“”的重要呢?因为“”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在家里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关系;扩大到社会上,就是君臣有礼、朋友有义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伦常,所以孔子说:“君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从个人修身做起,最后扩充成为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就是“大同世界”的达成。因此为了维系“”的标准,君子是可以牺牲性命的。孟子把孔子的“”用“”来解释,“”就是公益,往往和个人私利是冲突的。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当“”和“”不可兼得的时候,为了公益,是要“舍生取义”的。性命虽是个人最大的私利,但是为了社会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可以牺牲。这正和“杀身成仁”的精神一样,也正是传统儒家的坚持的修身原则。

【书证】

  • 01.《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下》:“论曰:『……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
  • 02.《旧唐书・卷一八七・忠义列传上・序》:“有若仲由之结缨,鉏麑之触树,纪信之蹈火,豫让之斩衣,此所谓杀身成仁,临难不苟者也。”
  • 03.唐・李德裕〈三良论〉:“自周汉迄于巨唐,杀身成仁,代有髦杰,莫不显一身之义烈,未有系一国之存亡。”
  • 04.《宋史・卷四六一・方技列传上・赵修己》:“今幼主信谗,大臣受戮,公位极将相,居功高不赏之地,虽欲杀身成仁,何益于事?”
  • 05.《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等传》:“赞曰:『《传》曰:「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二臣有焉。杀身成仁,不违其素,所守岂不卓哉!』」

【用法】

语义指为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

类别用在“正直忠诚”的表述上。

例句

杀身成仁的典范,将永留人间。

今天为了国家杀身成仁,我有何遗憾?

老将军为了悍卫国家而杀身成仁,令人敬佩!

不怀著杀身成仁的决心,是无法完成革命大业的。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因为有革命先烈的杀身成仁,才有今天的中华民国。

举事前夕,他在日记上写著:“明日之事虽成功机会不大,但求杀身成仁。”

【辨识】

形音身,音shēn,生命。典源作“”,不宜写作“”。仁,音rén,仁德义理。不可写作“”。

杀身成仁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ie a martyr to a noble cause
  2. 艖(み)を殺して仁(じん)をなす
  3. отдáть жизнь за прáвое дело
  4. sacrifier sa vie pour remplir son devoir

杀身成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ā), 木部,共6画

①.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 如: 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

②. 战斗,搏斗。 如: 杀出重围。

③. 消减。 如: 杀风景。

④.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 如: 肥皂水杀了眼睛。

⑤. 收束。 如: 杀价。杀尾。

⑥. 勒紧,扣紧。 如: 杀车。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如: 笑杀人。恨杀。

读音(shēn), 身部,共7画

①.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 如: 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②.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 如: 身世。献身。

③. 亲自,本人。 如: 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④.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 如: 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

⑤. 孕,娠。 如: 身孕。

⑥. 量词,指整套衣服。 如: 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读音(chéng), 戈部,共6画

①. 做好,做完。 如: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②.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如: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③. 变为。 如: 长成。变成。

④. 可以,能行。 如: 成,就这么办。

⑤. 称赞人能力强。 如: 他办事麻利,真成。

⑥. 够,达到一定数量。 如: 成年累(lěi )月。

⑦. 已定的,定形的。 如: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⑧. 十分之一。 如: 增产三成。

⑨. 平定,讲和。 如: “会于稷,以成宋乱”。

⑩. 姓。

读音(rén), 人部,共4画

①.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如: 仁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②.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 如: 核桃仁儿。

③. 姓。

杀身成仁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