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ùzhīgāo

束之高阁

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怎么读

注音 ㄕㄨˋ ㄓ ㄍㄠ ㄍㄜˊ

繁体 束之高閣

感情 贬义

近义词 置之不理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打落冷宫

反义词 物尽其用 爱不释手 掌上明珠

束之高阁的意思

折叠展开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毛泽东《实践论》)

正音”,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辨形”,不能写作“”。

辨析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闲置不用或不管;语义范围大;“置之不理”只偏重于“不理睬”;语义范围小。

谜语 藏书楼 (谜底:束之高阁)

故事 东晋著名将领庾翼很有学问,他奉旨驻守武昌,把武昌治理得社会安定、百姓富足。他带兵北伐,收复了北方部分领土,他对当时两个善辩的名人杜宏和殷浩看不惯,认为应该把他们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时,再考虑让他们做一些事情。

束之高阁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把东西捆起来,放置于阁楼上。比喻弃置不用。#语出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典源】

#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刘孝标注引)

翼风仪美劭,才能丰赡,少有经纬大略。及继兄亮居方州之任,有匡维内外,扫荡群凶之志。是时,[1][2]诸人盛名冠世,[3]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其意气如此。唯与桓温友善,相期以宁济宇宙之事。

注解

[1]杜乂:晋杜陵人,生卒年不详。字弘理,杜预孙。长相俊美,性格柔和,王羲之称赞他

[2]殷浩:?∼公元356,字深源,晋陈郡长平人。喜好谈论《老子》、《易经》,在当时负有盛名。

[3]翼:庾翼(公元305年—公元345年),字稚恭,晋鄢陵人,为庾亮之弟。为人有谋略,曾任荆州刺史,拜安西将军,后来接替其兄庾亮镇守武昌,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

参考

另可参考:《晋书・卷七三・庾亮列传》

【典故】

据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载,东晋的庾翼,在军事上颇有才能,因为有他镇守武昌等地,抵御了来自北方的侵略,让东晋因此能够偏安江南。当时文人流行清谈,尽说些浮夸无据的言论,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众人佩服,赞美之声不断,认为他们才华如此出众,应该受到重用,给予官职。一向务实的庾翼,对于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厌恶,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赞美这些人,他就会说:“像杜乂、殷浩这样的人,对待他们应该像对待用不著的东西一样,先捆起来放在阁楼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来考虑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官职。”后来“束之高阁”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弃置不用。

【书证】

  • 0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杜乂、殷浩诸人盛名冠世,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源)
  • 02.南朝梁・费昶〈赠徐郎〉诗:“射策除郎,明经拜爵。家盈鞶帨,人有丹雘。车载斗量,束之高阁。”
  • 03.宋・司马光〈论风俗札子〉:“读《诗》未尽〈周南〉、〈召南〉,已谓毛郑为章句之学;读《春秋》未知十二公,已谓三传可束之高阁。”
  • 04.明・瞿式耜〈显考府君行状〉:“当新旧交乘之会,更文移舞弄之秋,易向东西,移手上下,一切已行规制,束之高阁。”
  • 05.清・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变法通议・论科举》:“然则出洋学生中之未尝无才,昭昭然矣。顾乃束之高阁,听其自穷自达,不一过问。”

【用法】

语义比喻弃置不用。

类别用于“轻视忽略”的表述上。

例句

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束之高阁

他自从和导演发生争执后,就被束之高阁,几乎没有戏可演。

自从毕业之后,数学课本早被我束之高阁了,忘得也差不多了。

去年他一心想学摄影,如今却将相机束之高阁,兴趣可变得真快。

每次遇到同样状况,就召开会议热烈讨论,但是决议都被束之高阁,并未执行。

多年前就已有预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阁,如今问题真发生了,不是很冤枉吗?

束之高阁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ay aside and neglect
  2. 棚(たな)あげする,棚あげにする
  3. держáть под спудом
  4. laisser dormir dans les cartons(laisser de cǒté)

束之高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ù), 木部,共7画

①. 捆住,系。 如: 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②.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如: 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③.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 如: 光束。电子束。

④. 控制,限制。 如: 束身。无拘无束。

⑤. 事情的结末。 如: 收束。结束。

⑥. 姓。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gāo), 高部,共10画

①.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 如: 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②. 高度。 如: 他身高一米八。

③. 等级在上的。 如: 高级。高考。

④.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 如: 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⑤. 声音响亮。 如: 引吭高歌。

⑥.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 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⑦. 热烈、盛大。 如: 高昂。兴高采烈。

⑧. 显贵,道德水平高。 如: 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⑨.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 如: 高祖。

⑩.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 如: 高锰酸钾。

⑪. 姓。

读音(gé), 门部,共9画

①.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如: 楼阁。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②. 特指女子的卧房。 如: 闺阁。出阁(出嫁)。

③. 小木头房子。 如: 阁子。阁楼。

④.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 如: 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⑤. 古同“搁”,停止。

束之高阁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